为切实守护青少年暑期安全,学院“医心筑梦,童行未来”七彩假期爱心托管班于7月7日在东湖路社区正式启动。7月11日,医学部课程于八号楼正式开展,共有10余名医学部教职工子女及家长共同参与。志愿者们通过专业讲解、互动讨论与模拟实践,为托管班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、实用性强的急救知识基础课。

图一:暑期托管班志愿者合影
聚焦热点:防溺水教育我先行
暑期溺水事故多发,课程首先将目光投向这一重点。在志愿者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互动问答中,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识别潜在危险水域,还深刻理解了野外戏水的多重风险。在课程中,志愿者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小组讨论,通过生动的案例有效破除了“溺水会呼救”“手拉手可靠”等常见误区,在绘声绘色的叙述中让孩子们牢牢记住“六不准”安全准则与科学施救四步法,为孩子们筑牢防溺关。

图二:志愿者讲解危险水域的分类
实践赋能:急救知识入童心
遇到紧急状况如何急救?课程的第二部分给出了答案。志愿者通过演示和讲解,志愿者们不仅讲解了急救的“黄金时间”和基本原则、引入了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基本知识,更让孩子们亲身体验。在志愿者的耐心示范与动作纠正下,孩子们化身“小小急救员”,在人体进行心肺复苏模拟练习。结合前期声乐培训成果,志愿者还借助音乐让孩子们理解按压频率,让学习过程既有效又有趣。

图三:孩子们模仿胸外心脏按压姿势

图四:音乐赋能CPR节奏掌握
应对日常:伤口防护与热射病识别
生活中的小磕碰如何应对?课程的“伤口急救工坊”环节给出了实用指南。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,学习“冲洗、止血、消毒、包扎”的科学步骤与高温防护要点。课堂气氛在情景模拟互动中达到高潮:孩子们两人一组,一人扮演“急救员”,一人扮演“患者”,依次练习海姆立克急救法、清创、热射病防护等操作,课堂充满活力。参与者小轩(化名)说,“真有意思,我也学会了急救技能!”

图五:孩子们认真听讲
安全随行:争当守护卫士
课程尾声,志愿者们鼓励孩子们将知识带回家,成为自己的“安全小卫士”,建议孩子们随身配备包含基础应急物品的“安全小包”,强调要熟记“求助三步法”及110、120、119三个关键求救电话。与东湖路社区所开展课程不同的是,医学部课程更结合了儿童家长是医务工作者、研究者的特点,结合家庭情况与家长工作经历,鼓励孩子们回家担任“小小讲解员”,并由家长进行纠错,在进一步的实践中达成巩固知识、知行合一的目的。
本次课程提升了孩子们的自保与互助能力,得到了孩子与家长们的肯定。据悉,后续课程中将继续为托管班孩子们带来流感防控、身体认知等精彩内容,用心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、健康、有意义的假期。
撰稿:袁艺宁 黄静瑜 刘安昊
摄影:田子萱 王梓妍 刘雅菲
审核:金晓庆 卡德尔江